144. 我做MBTI測試

2025-02-23

*You can see the pinying and translations of each word by clicking the words!

(Please Note that the transcription I put below is not 100% the same, well....maybe only 95% are the same, as I don't have much time to transcribe it word by word by myself. However, it covers all the things and words you might not know.)


~本集節目由maayot贊助播出~

【文字檔】

哈囉哈囉大家好,我是家榆,歡迎收聽Learn Taiwanese Mandarin。今天的主題是我很久之前就想做,但是一直沒有動手做的,那就是---在我的節目上做MBTI測試(就是一個很受大家歡迎,可以分析你的個性的測試)然後分享我的測試結果給大家,順便幫助大家學中文。

其實,我這個星期決定做這個主題,有一方面是要感謝我的婚紗攝影師。因為我最近在準備拍婚紗,那我找到的攝影師,是一位我在IG上追蹤很久的人,我很喜歡她的作品。所以我就寫信給她,預約了拍婚紗的時間。結果,這個攝影師就在拍婚紗之前,給了我一樣「作業」,先告訴大家,我還沒有寫這個作業!但是我覺得很有趣。這個攝影師給我的作業是這樣的:她說,因為她喜歡在拍照前,先認識我們,才能拍出我們最真實的樣子。所以,在拍照前,我和我的男朋友,要先完成一份報告。這份報告裡面,我們要介紹自己,講自己的個性、興趣、習慣等等,還要說說我們是怎麼認識的、我們的感情故事,甚至,還要附上我們的生活照,就是平常生活上的照片!

我覺得非常有趣,我不知道原來在拍婚紗前還有這種「作業」,是為了讓攝影師更了解你。然後,我的男朋友說:「誒我們這個假日一起來完成這份作業吧!」

雖然,我真的也覺得寫這個很好玩,但是,大家知道,覺得有趣和真的要去做是不一樣的。我想到我每個週末都要寫一集新的podcast,現在又要寫這個作業,就覺得有點討厭,很想偷懶。所以,我就靈機一動,我就想說:「我可不可以叫ChatGPT幫我寫?」因為工作的關係,我很常使用ChatGPT,所以,我覺得她應該很了解我。

所以,我就問它:「從我跟你的對話來看,你覺得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?」

然後,這是ChatGPT給我的答案,他其實寫了很長很長一段內容,但我把它變得比較簡單,我唸給大家聽:

家榆,從和你聊天的經驗來看,你的個性應該是:

  • 理性又務實,但帶點幽默感
  • 對知識和學習有高度興趣,善於轉化知識
  • 理性但不極端,對世界有自己的一套觀點
  • 討厭沒意義的社交

你的MBTI可能會是這幾種:

1. INTJ(戰略家) 🧠:有計劃、有分析能力、冷靜、理性。

這種人有:艾隆·馬斯克(Elon Musk) 🚀 、宮崎駿(Hayao Miyazaki) 🎨 

2. INFJ(提倡者) 🌿:深思熟慮、關心人性與社會。

這種人有:馬丁·路德·金(Martin Luther King Jr.) ✊、簡·奧斯汀(Jane Austen)

其實,我覺得它的答案蠻不錯的。但是,我也很好奇,它的答案到底準不準?如果我現在自己做一次MBTI的測試,會跟它說的一樣嗎?

所以,也才有了今天的主題!哇,我講了這麼多,終於要進入重點了,天啊。

好,對不起,我前面說太多廢話了,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,簡單來說,我今天的計畫是這樣的:

  1. 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MBTI。
  2. 我會一步步完成測試,然後說明每一道題目,告訴你我的選擇是什麼,為什麼我做這個選擇、我是怎麼想的,並且在過程中 用簡單的中文說明一些重要的中文詞語。所以,這一集,應該會有很多跟「個性」有關的詞語,你可以學到怎麼用中文形容自己,或是形容別人!非常適合幫助你提升中文能力!
  3. 我發現,不管是ChatGPT,還是MBTI這個測試,都很正面,就是都只講好的,沒有講壞的。但現實生活中,人不可能只有優點,沒有缺點!所以,我還會教大家中文裡面跟負面個性有關的詞語。
  4. 除此之外,我也想聊聊這個測試本身。雖然 MBTI 測驗非常流行,但它也受到不少批評,為什麼呢?它有什麼缺點呢?

好,今天這一集應該會很長,你準備好了嗎?我們開始吧!

1. MBTI測試是什麼?

MBTI 是一種 個性測試,幫助你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。

它把人的個性,分成 四個維度

1️⃣ 外向(E)vs. 內向(I) → 你喜歡社交,還是更喜歡獨處?

2️⃣ 實感(S)vs. 直覺(N)  → 你專注細節,還是喜歡想像和創新?

3️⃣ 思考(T)vs. 情感(F)   → 你做決定時更看重邏輯,還是更在乎感受?

4️⃣ 判斷(J)vs. 感知(P) → 你喜歡計畫好事情,還是更隨性?

根據你的答案,它會給你一個 四個字母的性格類型,比如 INFJESTP

這個測試很流行,有些公司 會用來分析員工的個性,甚至我常常看到網路上、或是交友軟體的網站上,大家在寫自我介紹的時候,都會寫自己的MBTI是什麼。不過很多專家認為這個測驗不科學,有很多問題。這個等一下我們再講。

2. 「負面個性」的中文表達

MBTI 測試的目的是 幫助人了解自己,所以只講個性的優點,我覺得它不會讓任何人覺得自己是個「糟糕的人」,因為如果讓人感到不開心,他們可能就不會相信這個測驗。

📍常見的負面個性詞

- 自私(zì sī)

只在乎自己,不關心別人的感受或需求。

例句:「他很自私,從來不關心別人的感受。」

- 愛抱怨(ài bào yuàn)

對什麼事情都不滿意,總是一直抱怨,卻不願意改變現狀。

例句:「她每天都在抱怨工作,卻不想改變。」

- 控制狂(kòng zhì kuáng)

喜歡管別人,要求大家都聽他的,控制慾很強。

例句:「他什麼事都想管,真是個控制狂!」

- 勢力(shì lì)

對有錢有地位的人很客氣,對沒錢的人態度很差。

例句:「他只對有錢人好,對窮人態度很差,真的很勢利。」

- 小氣(xiǎo qì)

捨不得花錢,很愛計較,不願意請客或分擔費用。

例句:「他超小氣,每次吃飯都不想付錢。」

- 沒耐心(méi nài xīn)

做事情很急,不能等,稍微慢一點就會發脾氣。

例句:「他很沒耐心,等五分鐘就開始發脾氣。」

- 愛比較(ài bǐ jiào)

總是拿自己跟別人比較,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不開心。

例句:「他總是愛比較,別人買了什麼,他就要買更好的。」

- 情緒化(qíng xù huà)

情緒起伏大,容易因為小事就生氣或難過。

例句:「他太情緒化了,一點小事就生氣。」

- 玻璃心(bō lí xīn)

很容易受傷、太在意別人的話,稍微被批評就會不開心。

例句:「他真的玻璃心,一點點批評都受不了。」

- 媽寶(mā bǎo)

過度依賴父母,沒有獨立能力。

例句:「他已經 30 歲了,還什麼事都要問媽媽,根本媽寶!」

- 生活白癡(shēng huó bái chī)

生活技能很差,不會煮飯、修理東西,甚至連基本的日常事務都做不好。

例句:「他連煮泡麵都不會,真是個生活白癡。」

- 公主病 / 王子病(gōng zhǔ bìng / wáng zǐ bìng)

過度以自我為中心,要求別人遷就自己,像公主/王子一樣。

例句:「她什麼都要別人幫她做,真的有公主病!」

- 白目(bái mù)

不會看氣氛、不會說話,容易讓人不爽。

例句:「他怎麼這麼白目,講話都不看場合!」

- 爛好人(làn hǎo rén)

太容易答應別人,沒有自己的立場,容易被利用。

例句:「他就是個爛好人,誰求他幫忙都會答應。」

3. 我來做 MBTI 測試!

好,現在就跟著我一起做MBTI的測試吧。你可以直接去我的網站上看問題,也可以去MBTI免費版的網站上看問題,記得要選「中文版」的喔。

Test Questions:

1️⃣ 你經常結交新朋友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沒有,特別是我開始工作後,都沒交什麼新的朋友,都是以前讀大學、高中認識的朋友。

2️⃣ 比起簡單而直接的想法,複雜又創新的想法更能使你興奮。

✅ 同意 —— 嗯,沒錯,我真的比較喜歡有創意的東西。像我有時候在寫Podcast的時候,都會想...今天這一集要做什麼比較好?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主題,但是其他的中文教學節目沒有說過的?

3️⃣ 你通常較容易受情緒共鳴的影響而非事實論證。

🔘 中間 ——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比較容易被感覺影響,而不是只看道理。我覺得這個問題就是在問你,你是一個比較理性還是比較感性的人?這題我選中間,因為我覺得今天一件事發生,比如我可能看新聞,有什麼車禍、霸凌等等的新聞,我雖然也會有感覺,跟著一起生氣、難過,但我也會想,是不是其實有其他的問題。有時候,有些新聞,我心裡會有自己的想法,但不一定會講出來,因為我知道講這些話不是那麼「政治正確」,可能不太適當、會被罵,我就不會說。

4️⃣ 你的居住和工作空間很乾淨整潔。

🔘 稍微同意 —— 嗯...這題我選稍微同意。應該還算乾淨吧!我的書桌一定很乾淨,因為我要有舒服的空間才能有好的創作。其他地方,也還算整齊、乾淨。我覺得跟大部分的人、普通人比,我算愛乾淨的,但我如果跟我男友比,就差很多了。因為我男友是那種有潔癖的人,有潔癖的意思就是特別特別愛乾淨。所以,如果跟他比的話,我不算愛乾淨。

5️⃣ 你通常會保持冷靜,即使在很大的壓力下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覺得我算是冷靜型的人,遇到問題可能一開始會緊張,但我會告訴自己生氣、緊張解決不了事情,所以比較不會情緒化。

6️⃣ 你認為建立關係網路或向陌生人推銷自己的想法非常令人怯步。

🔘 中間 ——「怯步」就是害怕的意思。 我覺得這題應該是中間?因為我雖然不喜歡社交,但如果是為了 工作或我很清楚有一個目的,我還是會做,我覺得我也做得到,只是沒那麼喜歡這件事。

7️⃣ 你會有效排出任務的優先順序並加以規劃,通常會在截止日期前順利完成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是有計畫的人,不會讓事情失控,但如果是很瑣碎的小事,比如洗碗、倒垃圾,我就會拖一下。

8️⃣ 對你而言,人們的故事和情感比任何數字或數據都更具說服力。

🔘 中間或稍微不同意 —— 我會考慮情感,但也會理性分析,不會完全靠感覺做決定。

9️⃣ 你喜歡使用如日程表和清單等組織工具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對大目標有計畫性,應該會有 TODO List,只是不會太極端地遵守。因為我是個很健忘的人,我不喜歡花太多時間寫計畫表。

🔟 即使是一個小錯誤也會讓你懷疑自己的整體能力和知識程度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不會因為一個小錯誤就懷疑自己,雖然可能會不太開心、覺得自己沒有做好,但我都會告訴自己:「沒關係,你只要下一次比這次更好就好了!」

1️⃣1️⃣ 您可以直接與感興趣的人打招呼,然後開始對話。

🔘 稍微不同意 —— 如果對方是我非常非常有興趣認識的人,我可能會開口,但如果只是一般社交場合,我可能比較安靜。

1️⃣2️⃣ 您不太有興趣參與從不同角度詮釋創意作品的討論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喜歡討論不同的想法,像是小說、電影、文化現象之類的東西。

1️⃣3️⃣ 在確定行動方案時,你優先考慮事實而不是人們的感受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覺得自己內心是比較理性的,但我也知道,該考慮情感的時候還是要考慮。應該說,我覺得事實和情感並不是對立的,而是需要平衡。

比如說,如果有家長問我她的孩子為什麼考試考不好,雖然我心裡知道他上課很混、就是不夠認真,但我不會只說「他不夠認真、努力」,而是會注意說話的方式,讓對方更容易接受。

1️⃣4️⃣ 你經常在沒有時間表的情況下度過一天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應該大概知道自己一天要做什麼,不會完全沒計劃。

1️⃣5️⃣ 你很少擔心自己是否給遇到的人留下好印象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不太在意別人的評價,我會做我自己覺得對的事情。

1️⃣6️⃣ 您喜歡參與團隊活動。

🔘 中間或稍微不同意 —— 我不討厭團隊合作,但更喜歡自己掌控事情的感覺。

1️⃣7️⃣ 你喜歡實驗未經測試的新方法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喜歡創意、探索新想法,但應該不會「亂試」沒道理的東西。

1️⃣8️⃣ 您會選擇委婉而非百分之百誠實。

🔘 稍微同意 —— 我不會說謊,但我知道有些事情直接講出來會讓人不舒服,所以有時候會選擇「不講出來」。或換句話說。

1️⃣9️⃣ 您會積極追尋新體驗及可探討的知識領域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本來就喜歡學新東西,像學語言、做Podcast ,都可以讓我學到新的東西等等。

2️⃣0️⃣ 你往往擔心事情會朝著更糟糕的方向發展。

🔘 不同意 ——我覺得自己還蠻樂觀的, 不會太焦慮,但我做比較大的決定前,還是會想最壞的情況是什麼。就是會事先評估一下風險。

2️⃣1️⃣ 你較喜歡單人而非團體的嗜好或活動。

❌ 稍微不同意 —— 我覺得這題很難選。我喜歡自己做某些事情,例如寫作、閱讀、做 Podcast,但不代表我討厭團體活動。像是玩遊戲,遊戲有線上遊戲和單機遊戲。單機遊戲就是可以自己一個人玩的遊戲,不用上網。線上遊戲要和其他玩家一起玩,需要網路。那像遊戲呢,我反而比較喜歡線上遊戲。如果是單機遊戲,我幾乎沒有辦法玩很久,可能玩一下就放棄了。但是和朋友一起玩要合作的遊戲,一邊玩、一邊講幹話,就是一邊開玩笑,我就可以玩很久。

2️⃣2️⃣ 您很難想像自己會寫科幻小說為生。

🔘 中間或稍微同意 —— 我可以想像自己寫小說,但我對寫科幻小說沒興趣,如果真的要寫,我覺得我比較喜歡寫愛情小說、童書,或是散文。

2️⃣3️⃣ 您傾向決策效率,即便這代表忽視部分情緒問題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會考慮情感,但如果情緒影響決策,我還是會選擇「該怎麼做就怎麼做」。

2️⃣4️⃣ 你更喜歡先完成家務,然後再讓自己放鬆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一定是先讓自己放鬆再去做家事的那種。

2️⃣5️⃣ 面對不同意見時,您會先證明自己的觀點而非考慮他人的感受。

🔘 中間或稍微同意 —— 我會有自己的觀點,但如果知道對方不會接受,我不一定會爭辯。

2️⃣6️⃣ 在社交聚會上,你通常會等待他人介紹自己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不太會主動開場,但如果對方主動,我也會聊得很自然。

2️⃣7️⃣ 你的心情可能迅速發生變化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覺得我的情緒還算穩定,不是容易大起大落的人。

2️⃣8️⃣ 您不會輕易受情緒化發言而左右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不太會喜歡煽情的言論。「煽情」就是很用誇張的方式來刺激別人,讓人很感動、很難過或很激動。

2️⃣9️⃣ 你常常在最後一刻才開始行動。

❌ 稍微不同意 —— 我通常會有計劃,不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做事,但是,如果是我覺得沒意義的事情,我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做,只是我會讓自己在期限前完成。

3️⃣0️⃣ 你喜歡針對倫理困境辯論。

🔘 稍微同意 —— 我不會主動去討論這些事情,但我不討厭思考這類問題,像是社會現象、文化差異這些,我都覺得蠻有趣的。

3️⃣1️⃣ 您通常喜歡與朋友相聚而非獨處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大部分的時間,我更喜歡自己待著,我覺得獨處才能讓我放鬆。

3️⃣2️⃣ 當討論變得形而上的時候,您會感覺無聊或失去興趣。

❌ 稍微不同意 —— 我不討厭這種有深度的討論,像是哲學、心理學、文化現象等話題,我都可以聊。但我不喜歡花太多時間討論這些東西,因為我覺得真的去做事比坐在那裡討論有意義。

3️⃣3️⃣ 當事實與感受有所衝突時,您通常會跟著感性走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比較理性,雖然會考慮感受,但我覺得如果是我的話,最後應該還是會根據事實和邏輯來做決定。

3️⃣4️⃣ 你認為自己難以維持一致的工作或讀書時間表。

🔘 中間 —— 我對重要的事(像工作)很有紀律,但有些事情(像運動、學日語、做podcast)可能會比較彈性,就是長期來看,我都會一直做這些東西,但是我沒有辦法做到每次都在計畫的時間完成,因為有時候真的想要休息,我就會休息。

3️⃣5️⃣ 你很少懷疑自己做出的選擇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覺得我是個很有主見的人,不太會懷疑自己。

基本上,只要我下了決定,我就會相信那是當下最好的選擇。當然,每個選擇都可能有缺點,但在決定之前,我都會考慮過這些缺點,也願意接受,所以不會因此後悔。

也因為這樣,我其實很難理解那些做了選擇後,卻一直看到缺點的人。有時候甚至會忍不住在心裡吐槽,但又覺得自己這樣想是不是有點壞、有點冷血?😂

舉個例子,我的朋友說:「唉,我勸你們不要生小孩,生了以後,我都不能像以前一樣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。」我的內心可能會忍不住想:「這不是生小孩之前就該知道的事嗎?」 當然,生小孩後一定會有很多犧牲,但同時,這也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生體驗,會有很多只有當媽媽才能擁有的快樂和回憶。如果是我,我會選擇專注在這些收穫,而不是一直抱怨那些早就知道的缺點。

再比如,有朋友說:「出國留學三年後回來,現在要開始找工作,我好焦慮,快三十歲了,工作起步比別人晚,還沒有存錢,不想被說一直靠爸媽。」我內心的第一反應可能是:「這不是決定出國時就知道的事嗎?」這是這個選擇要做的「犧牲」,但你也得到好處了不是嗎?雖然留學會讓你比較晚進入職場,存款可能也比較少,但換來的是三年很充實、快樂、精彩的生活。例如:語言能力提升,視野變得更開闊。如果是我,我會選擇去看這些優點,而不是後來再抱怨那些必然的代價。

所以,每次聽到有人後悔自己的選擇,我其實都有點不同意,甚至會在心裡想:「你是不是太貪心了?人生怎麼可能樣樣都好?」 我現在擁有的某些東西,也是因為我放棄了別的東西才換來的啊!這個世界上沒有「兩全其美」的選擇,只能看你願意承擔哪一種代價。

好,不好意思,講太多了,這只是我內心的小劇場啦!😆 不過,我有時候也會覺得,自己這樣想是不是太壞了,甚至有點自大?哈哈! 但至少對我來說,做了選擇就不回頭,才是讓自己過得快樂的方式。

3️⃣6️⃣ 您的朋友會形容您充滿活力與外向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不是很外向的人,我比較內向。跟我很熟的人可能會覺得我有趣,但不會說我「充滿活力」。

3️⃣7️⃣ 你深受各種形式的創造性表達吸引,例如寫作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本來就喜歡創作內容,像是 Podcast、寫故事、整理語言學習素材等等。

3️⃣8️⃣ 您通常會根據客觀事實做決定而非情緒的表象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做決定時一定會考慮客觀事實,而不會只是被感覺帶著走。

3️⃣9️⃣ 您喜歡每天都有待辦事項的清單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每天都會簡單寫一下今天要做什麼。雖然不一定每一個都會完成啦,但我喜歡先把它寫下來。

4️⃣0️⃣ 你很少缺乏安全感。

🔘 中間或稍微同意 —— 我不是特別容易焦慮的人,但有時候還是會思考一下未來,偶爾會有點不確定感。

4️⃣1️⃣ 您不喜歡打電話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常常打電話給朋友、家人聊天。

在工作上,其實我以前不太喜歡打電話給陌生人,會覺得有點緊張、不自在。但是因為我的工作需要經常打電話給家長,比如學生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,需要通知家長。

以前,每次打電話前,我都要先想一下怎麼說比較好。但這幾年下來,已經變得很習慣,現在打電話對我來說變得很自然,也知道該怎麼說話比較好,所以我不會排斥打電話了!

4️⃣2️⃣ 您喜歡探索不熟悉的想法與觀點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喜歡了解不同的想法與觀點。

4️⃣3️⃣ 您很容易就能跟剛認識的人互動。

🔘 中間或稍微不同意 ——

我不會很主動去跟陌生人搭話,但如果對方先開啟話題,我通常可以自然地聊天。

不過,前提是對方不要「踩到我的雷點」。

意思就是,如果對方一開始就講一些讓我覺得不舒服的話題,比如太愛打探隱私、說話很沒禮貌,或者話題很無聊、讓我完全接不上,那我可能就會變得很冷淡,甚至懶得繼續聊下去。

4️⃣4️⃣ 如果你的計畫被打斷,你的首要行動是讓任務盡快回到正軌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喜歡事情按計畫進行,如果中途出了問題,我應該會馬上想辦法解決,而不是隨意放棄。

4️⃣5️⃣ 你仍然被很久以前犯過的錯誤困擾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會記得這些錯誤,但不會讓它一直影響我的心情。通常我犯錯後,都會告訴自己:「沒關係,下次比這次更好就好!」

4️⃣6️⃣ 您不太有興趣從理論層面討論世界的未來。

🔘 中間 —— 這有點難選,我覺得我不討厭討論這類話題,但也沒有特別喜歡。

4️⃣7️⃣ 你通常被情緒控制,而不是你控制情緒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這題感覺前面已經問過了。我覺得我大多時候都能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。特別是當老師後,面對調皮的學生,我發現「假裝」生氣,比真的生氣更有用。

4️⃣8️⃣ 面臨抉擇時,您比較關心相關人員的感受而非邏輯或效率。

✅ 稍微同意 —— 可能是受到我的工作影響,我覺得很多時候,先處理別人的心情,比爭論事情對錯更重要。

4️⃣9️⃣ 你的個人工作方式更偏向於突發的能量爆發,而不是有條理且持續的努力。

🔘 中間或稍微不同意 —— 這句話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:你可能在靈感來的時候,才會去完成工作,而不是每天都有計畫地工作一點點,最後慢慢完成。

這題好難回答喔,我有時候會突然有靈感,比如做podcast,然後就可以做出特別多的內容。但大多數時候,我還是有條理的做事。

5️⃣0️⃣ 當有人對你評價很高時,你想知道他們在多長時間後會對你感到失望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如果有人對我評價很高,我會很高興,會讓我想要做得更好。為什麼會想知道他們在多長時間後會對我感到失望呢?這個問題對我來說,很奇怪?

5️⃣1️⃣ 你喜歡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操作的工作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比較喜歡獨立工作,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做事,我覺得有時候跟人一起工作,還要配合對方,很沒效率。

5️⃣2️⃣ 你認為思考抽象的哲學問題很浪費時間。

❌ 稍微不同意 —— 我覺得哲學思考是有趣的,如果有人要跟我討論,我可以討論,但我不會主動每天想這些東西。

5️⃣3️⃣ 您對於忙碌吵雜的環境較感興趣而非安靜交心的場所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絕對是比較喜歡安靜的地方,像是咖啡廳,而不是像酒吧、夜店這種熱鬧的環境。

5️⃣4️⃣ 如果您認為決定是對的,您通常不會進一步求證便放手去做。

🔘 中間或稍微不同意 —— 我通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,但也會確認自己的決定是不是合理。

5️⃣5️⃣ 你經常感到難以承受。

❌ 不同意 —— 我如果遇到問題,會想辦法改變自己的想法,或是想辦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5️⃣6️⃣ 你按部就班地完成事情,不遺漏任何步驟。

🔘 中間 —— 這題好難回答。我做事前喜歡有計畫,但真的在做的時候其實不會每一個步驟都一定要做到,會比較有彈性。比如說要去旅遊前,我會先做個旅遊計畫,寫出要去的景點。但真的到了當地,我不會強迫自己每個點都一定要去。如果當下覺得:「誒!這裡好美,氣氛好棒!」我就會選擇待久一點。

5️⃣7️⃣ 你偏好需要想出創意解決方案,而非遵守具體步驟的任務。

✅ 同意 —— 這題當然是同意了。我喜歡可以發揮創意的事情。

5️⃣8️⃣ 面臨抉擇時,您較常依賴情緒與直覺而非邏輯推論。

❌ 稍微不同意 —— 我在做重要決定時通常是比較理性,而不是靠直覺或心情。

5️⃣9️⃣ 你會在最後期限上掙扎。

🔘 中間 ——要看是什麼事情。

我會先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和時間,分配給我覺得最有意義或最喜歡的事情。如果是我認為沒那麼重要、比較不需要創造力或動腦的雜事,我就很容易拖到最後一刻才去做,比如工作上的一些瑣事,像是完成會議記錄這類的工作。

但我一定會完成,只是我覺得最後一刻才做,反而能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至少 80 分的成果,這樣對我來說更有效率。

舉例來說,有些人做事的習慣是「先做重要的」,有些人則是「先做有期限的」,但我的習慣比較特別,我是先做我覺得「最有價值、最值得花時間」的事情,即使它沒有明確的截止日期。

所以,如果今天我有兩件事情要做:

  1. 錄 Podcast 🎙️(沒有最後期限,但需要靈感、創意)
  2. 寫會議記錄 📄(明天就要交,但只需要整理資訊,不需要動腦)

你猜我會先做哪一個?

對,我一定會先做 Podcast!因為對我來說,Podcast 是創造性的工作,需要思考、需要靈感,如果靈感來了,當然要立刻去做! 而且這件事對我來說更有價值,也更值得投入時間。

至於會議記錄,雖然明天就要交,但它只是整理資訊,不需要什麼創意,我可以壓在最後一刻才做,甚至有時候拖到最後反而能激發我的效率,在短時間內完成。

6️⃣0️⃣ 你對事情會順利進行有信心。

✅ 同意 —— 我相信自己的能力。我對自己其實還蠻有自信的,或者說,可能有點自戀?😂

只要是我決定要做的事,我就會努力去完成,並且相信自己能做好。 當然,有時候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困難,但我通常不會因此懷疑自己,而是會想辦法解決!

喔,我的天啊~~問題也太多了,總共60題!好,讓我們來看看最後測出來的結果:

最後測出來的結果,哇~~我是INFJ(提倡者),跟ChatGPT猜得其中一個人格一樣。

我簡單整理一下他說的:

他說,作爲一位INFJ型(提倡者):

📌 你是個理想主義者,擁有很強的直覺和共情能力,能深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法。

📌 你希望世界變得更好,喜歡幫助別人,但有時會因為太敏感而感到疲憊。

📌 你很有創意,也很有分析能力,能夠看到別人沒注意到的可能性,但有時會因為完美主義或害怕批評,而猶豫是否要行動。

📌 你希望做有意義的事,並努力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。

嗯.....我喜歡他的回答!不過,我覺得ChatGPT的描述更精準,因為他都是根據我平常聊天的內容來回答的。你們覺得怎麼樣?有人跟我一樣是INFJ(提倡者)嗎?

好,講了這麼多,讓我們休息一下,先進入廣告時間,廣告回來後,我來跟大家聊聊MBTI的缺點和爭議。

[Maayot]

4. MBTI 測驗的缺點

MBTI 測驗雖然非常流行,很多公司、交友軟體,甚至是一些心理測驗網站都會使用它來分析個性,但它其實也有不少爭議。那麼,為什麼有人批評這個測驗呢?它到底有哪些缺點?

我簡單找了一下資料:

首先,MBTI 測驗的可靠性不高。如果你今天測一次,過幾個月再測一次,你的結果可能會不一樣。真正科學的心理測驗應該要有「穩定性」,也就是,不管你測幾次,結果都應該差不多,但 MBTI 很容易因為當下的心情、環境影響你的答案,導致結果變來變去。像我記得自己在大學的時候,有測過一次,那時候我好像是主人公。

再來,它把人的個性分成二分法,這其實不太合理。像是內向(I)和外向(E),感性(F)和理性(T),MBTI 讓你只能選一邊,但現實世界裡,大部分的人其實是混合型。比如,有些人雖然平常喜歡獨處,但在某些場合也可以很外向,這並不能單純地用「I 型」或「E 型」來定義。

還有一點,就是我前面說的,它的測試結果都很正面。不管你是哪一種 MBTI 類型,測試結果的描述幾乎都是正面的,沒有真正的「負面個性」。但現實生活中,人的個性不可能只有優點,沒有缺點。所以也有人批評說,MBTI 比較像是「星座測驗」,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心理測試。

最後,MBTI 測驗的科學根據很薄弱。

比起MBTI,聽說有一個更有科學根據的測試,叫做

大五人格測試(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)」。

我沒有試過,但大家可以去看看~

好,所以,總結一下。MBTI 測驗雖然有趣,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,但不應該把它當成絕對的標準,更不能用它來決定一個人適不適合某個職業、適不適合當朋友、甚至適不適合談戀愛,千萬別過度迷信!所以如果有公司叫你去測MBTI,我自己啦,會得這個公司很愚蠢~

最後最後,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的MBTI測試是什麼?你聽完這一集的想法。那今天這一集出現的有用詞語,我會把它整理出來,放在Learning Guide上,今天就不複習詞語了!

那我們這一集就到這裡囉,謝謝大家聽到最後,我們下次再見囉,掰掰~~~

請家榆喝咖啡請家榆喝咖啡 誰在線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