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7. 關稅怎麼影響台灣&美國的關係?

2025-08-13

【重要詞語】

  1. 關稅
  2. 生效
  3. 出口
  4. 競爭力
  5. 半導體
  6. 晶片
  7. 成本
  8. 條件
  9. 免稅
  10. 納入考量
  11. 經營
  12. 打卡
  13. 以...為榮

*You can see the pinying and translations of each word by clicking the words!

(Please Note that the transcription I put below is not 100% the same, well....maybe only 95% are the same, as I don't have much time to transcribe it word by word by myself. However, it covers all the things and words you might not know.)


【文字稿

哈囉哈囉大家好,我是家榆,歡迎收聽Learn Taiwanese Mandarin!

不知道大家最近過得怎麼樣?我最近,感覺很期待又有點壓力。為什麼呢?是這樣的,我在一年前買了房子。房子是預售屋,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什麼是預售屋?預售屋有些國家有,有些國家沒有。預售屋就是你先給蓋房子的人、也就是建商一點錢,他們按照設計圖開始蓋房子。那前幾天,我發現我的房子快要蓋好了,去看了一下,覺得很開心、很期待,我會一直想像住進新房子的生活,還有要怎麼設計自己的房子、讓它變得很舒服、讓它變得很漂亮,用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

好,但是,我剛剛說我是很期待又有點壓力,因為接下來,就要自己繳房貸、繳水電費、房子的管理費和稅金等等,這些都是讓我覺得有壓力的,不過,我發現自己從買房子的過程中,學到很多新的知識,這些知識,是我以前都不會注意的。我也發現,買了房子後,更關心政治、經濟,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太一樣了!

那對這樣的改變,我是覺得開心的,感覺自己比以前學到更多東西、也有了更多人生經驗。但是但是,以後要擔心的事情就變多了,壓力當然也會比較大,就像一隻蝸牛一樣,肩膀上的負擔變重了。只能告訴自己,繼續加油、繼續努力了~

好,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生活,如果你跟我年紀差不多,最近剛好也在買房子、準備結婚,應該也能明白我的感覺!

好,廢話不多說,今天的主題就是要來聊很嚴肅、一點都不輕鬆的東西。我想來跟大家聊聊美國的關稅政策。我想跟大家說說它對台灣的影響、對台美關係的影響,還有,對學中文的大家有什麼影響。順便,我們可以一起學一些跟政治、經濟有關的詞語。

我先來說說什麼是關稅,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。用簡單的中文解釋,關稅就是一個國家在別的國家的產品進來時,要收的一種稅。就像你去朋友家參加派對,結果門口有人跟你說:「要進去,可以,但先交 20 元。」這個20 元的「入場費」就有點像關稅。

從 今年8 月 7 日開始,美國對台灣的「暫時性對等關稅」正式生效,稅率是 20%。

什麼意思呢?就是台灣賣到美國的產品,在進美國的時候,要多付 20% 的錢。

這個 20% 的關稅主要影響的是農產品和傳統製造業的東西。比如:台灣很有名的花「蝴蝶蘭」、一些海鮮,像是「鬼頭刀」,還有鳳梨酥、珍珠奶茶等。

現在,這些東西出口到美國會變貴,所以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就會下降。比方說,一台台灣做的工具機原本是 100 萬,關稅加上去之後變成 120 萬,美國的客戶可能就會去買日本的,因為現在,日本的關稅只有 15%。

但是,台灣出口到美國最重要的產品,也是大家最關心的,那就是——半導體(也就是晶片)這些「資訊產品」,現在還沒有被加稅,還在等美國的政策決定。所以,這些東西和產業目前還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。

我想,如果你會聽這個節目,你應該對台灣的事情有一點了解。

台灣在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尤其是台積電(TSMC),這家公司,它生產的晶片幾乎是世界上很多高科技產品的「心臟」。

手機、電腦、汽車、飛機、甚至是醫療設備裡面,都可能用到台積電生產的晶片。

雖然現在的關稅政策還沒有影響台灣的半導體產業。但是,美國的川普總統說,未來半導體的關稅可能高達 100%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要賣半導體產品到美國,原本成本是 100 萬美元的東西,可能會因為關稅,變成 200 萬美元,你的成本會變得很高,讓產品在美國市場變得非常貴,也更難賣出去。

但是,有一個條件。因為現在,川普就是希望大家投資美國、也想要台積電把半導體的技術帶到美國,在美國投資。所以,有一個條件,如果公司已經在美國蓋工廠,或者計畫要在美國蓋工廠,那就可以不用被課稅,就沒有關稅的問題。

所以,這代表什麼呢?

這代表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台灣的高科技公司到美國設廠。像台積電已經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蓋廠,這樣它的產品就可以免稅進入美國。

那我覺得,這些公司去美國設廠,不只是帶去機器和技術,還會帶去很多員工和家庭。這些人當中,有很多會說中文。所以,以後在美國,特別是在有台灣工廠的地方,比如亞利桑那州,可能會看到更多說中文的人,也可能會有更多台灣超市、餐廳出現。在那些公司工作的人,一定會有很多美國人和台灣人,大家就要一起合作。

如果你學中文是為了以後的工作還有人生計畫,我覺得,大家可以把這個納入考量,就是大家可以知道一下。這是現在關稅對台灣、美國關係的影響。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?歡迎分享你的想法!

不過,這些到美國投資和設廠的半導體產業,在美國,能不能也用一樣的方式經營公司呢?我上網找了一些資料,還有我自己的認識,我覺得,有點難。因為台灣和美國,或者說整個亞洲和歐美國家,工作制度和工作文化真的差很多。

如果你有在台灣和歐美工作,你應該知道,兩個地方的工作文化很不一樣。

例如,我覺得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是:

在美國,很多公司採用的是能力制度。意思是,只要你把工作做完,就可以下班。

比如說,今天你的工作是做 800 個螺絲,你上午就把 800 個螺絲全都做完,那你可以提早回家,剩下的時間就是你的自由時間。你也不用「打卡上班」,「打卡上班」的意思就是,你每天要在固定的時間到公司,然後用打卡機記錄你上班的時間。下班的時候,也要再打一次卡,記錄你離開的時間。

但是,在台積電和很多台灣的工廠裡,常常不是這樣。我們是需要打卡上班的。

這種制度比較重視你在公司待的時間,而不是你做了多少工作。

我們更接近時間制度。意思是,不管你做得多快,你還是要等到下班時間才能離開。

所以,就算你在 3 小時內就做完了 800 個螺絲,你還是要在工廠待滿 12 個小時,把時間坐滿。

這種制度和文化的差別,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方式和效率。

我覺得對美國員工來說,要他們突然習慣「時間制度」的工作方式,可能會覺得很不合理。有人會問:「我都做完了,為什麼還不能回家?」

也有人說,台灣的半導體會成功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群很努力、很認真的工程師。他們願意犧牲個人時間,為公司拼命,甚至以公司為榮,而且在公司裡要一直學習新知識,讓自己進步。

但是,同樣的工作放到美國,可能就沒有這麼吸引人了。大家可能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不太可能為了一間公司把生活全部投入。

這就是為什麼,有些人說台積電的成功,不只是技術上的成功,還跟「文化」有很大的關係。但這種文化能不能複製到美國,可能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,甚至要找出新的方法去調整。

所以啊,我覺得,關稅政策,不只是影響錢的問題,還會影響人、影響文化,甚至也會影響語言的學習。

台積電到美國設廠,雖然在技術上是沒問題的,但要把台灣的工作文化「搬」過去,就沒有那麼容易了。不只是美國人要適應我們的方式,台灣公司也需要改變一些方法,才能讓員工更願意留下來,讓公司可以長久經營。

對我們學中文的人來說,這些變化也很有意思。因為,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會說中文的人在美國工作、生活,也會有更多美國人開始學中文。透過語言去認識對方的文化,我覺得是很重要的!

好,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邊。謝謝你聽到最後!大家沒有睡著吧?如果你有什麼想法,歡迎寫信或是到我的網站、這一集的spotify下面留言給我~

最後,讓我們休息一下,進入廣告時間,廣告回來後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集出現的重要詞語,和怎麼把這些詞語用在句子裡面

-----

請家榆喝咖啡請家榆喝咖啡 誰在線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