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9. 陪爸爸去醫院
Learning Guide: https://buymeacoffee.com/chiayu/159-learning-guide
【重要詞語】
- 醫院、診所
- 看醫生
- 醫生
- 護理師(=護士)
- 健康檢查
- 開刀(=做手術)
- 住院
- 探望
- 健保制度
- 家屬
- 孝順
- 隔音
- 咳嗽
- 呻吟
- 耳塞
- 量血壓
- 打點滴
- 止痛藥
- 自費
- 保險
*You can see the pinying and translations of each word by clicking the words!
(Please Note that the transcription I put below is not 100% the same, well....maybe only 95% are the same, as I don't have much time to transcribe it word by word by myself. However, it covers all the things and words you might not know.)
【文字稿】
哈囉哈囉~大家好,我是家榆,歡迎收聽Learn Taiwanese Mandarin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?你在你的國家看醫生,你覺得方便嗎?今天這一集,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驗,因為我最近陪我的爸爸去醫院看醫生。所以這一集,你可以學到很多跟看醫生、去醫院有關的詞語,也可以認識一下台灣的醫院環境。
好,廢話不多說,我們開始吧,音樂!
事情是這樣的,我爸爸兩個星期前做健康檢查,發現他的腎臟有「腎結石」的問題,要去醫院開刀、要去醫院做手術。什麼是「腎結石」呢?「腎結石」是一個身體的問題,一個跟腎臟有關的問題。簡單來說,腎結石就是:在我們的腎臟裡,本來應該是水,可是因為身體裡的礦物質、鹽巴太多,慢慢變硬、變成「小石頭」。這個小石頭卡在裡面,就會讓人覺得非常非常痛。


所以,爸爸因為這個「腎結石」,要去醫院開刀。雖然不是很大的手術,但還是需要住院,還是需要在醫院住兩一個晚上。所以,我就去醫院陪他,晚上也陪我的爸爸睡在醫院。
聽到這裡,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,這是台灣跟很多國家不同的地方。像我知道在日本和美國,如果你生病住院,你在醫院的時候,就是醫院的醫生、護理師照顧你,家人只能在規定的時間來看你、來探望你。
但是在台灣,通常你生病住院,都是家人要來陪你。我覺得這個跟兩個原因有關:
1. 醫生、護士人數不夠(人力不足):
大家都知道,在台灣看醫生很便宜。你不用擔心生病,沒有錢,不能看醫生,也不用擔心看完醫生後,你就破產了!
台灣的健保制度在這個方面是很不錯的,所以很多住在國外的台灣人生病的時候,都會回來台灣的醫院治療。但是,我覺得可以很便宜的,就是因為台灣的醫生、護士和其他國家的醫生、護士比起來,薪水少很多。
在台灣,醫生都是全國最優秀的人 才能 當醫生,但是如果你想賺很多錢,其實當醫生不是最好的選擇。所以,我自己認識的人,當醫生的人,他們當醫生,都是因爲以這個工作為榮,覺得可以幫助人。但我覺得跟其他國家比起來,在台灣,醫生和護士的薪水真的太少。也因為這樣,你如果去台灣的醫院看,你可以發現,大部分的醫生、護士都很年輕,老一點的人,如果你想要照顧小孩、照顧自己的家庭,你就會離開。
像我的妹妹,她以前也是護理師,也在大醫院工作過兩年,後來就換工作了!所以,醫院的醫生、護士常常人數不夠,就需要家屬(也就是病人的家人)來醫院幫忙照顧。
2. 文化影響:
再來第二個原因,就是在台灣,你生病住院,家人要來陪你的第二個原因,我覺得是文化。很多人覺得家人生病,一定要自己照顧,如果沒有自己照顧,就是你不愛你的家人。有些人覺得生病了,兒子、女兒沒來醫院照顧,就是不孝順。「孝順」是一個華人文化很在意的觀念,意思就是要對爸爸媽媽好,照顧他們。
因為這些原因,所以台灣的醫院,你會看到每個病床旁邊,都還有一張床,那就是給來照顧的家人睡覺的。我覺得這可能跟你們有些人的國家不太一樣,跟大家分享~
那這次我的爸爸住院,因為我剛好還在放暑假,不用上班,我也很愛我的爸爸。我當然也去陪他了。
老實說,這是我第一次去大醫院,我只能跟大家說,在醫院睡覺,真的很不舒服。如果可以的話,請大家還是讓自己有健康的身體,因為住醫院和住飯店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我們住的病房裡面,有四張床,中間只用簾子隔起來,完全沒有隔音,所以晚上很吵,有人打呼,有人一直咳嗽,還有人一直呻吟(呻吟就是因為不舒服,發出聲音),很像是參加了一場醫院的「音樂會」,聽起來真的很不舒服,我很後悔自己沒有準備一個耳塞。而且半夜護士會進來檢查、量血壓、打點滴,我還要注意爸爸的身體狀況,幫忙他喝水、拿東西,所以根本不能好好睡覺。第二天早上起來,很好笑,我覺得自己比爸爸還累,還是他把我叫醒,叫我起床去買早餐的。
還有像是半夜的時候,我爸爸突然說肚子很痛,他說痛到跟生小孩一樣痛。所以我們就請醫生幫他開止痛藥,可是,用了止痛藥後,效果不大,爸爸還是覺得痛。
後來怎麼辦呢?我打電話給我的妹妹,聽妹妹的建議,改用自費的止痛藥(「自費」也就是要自己付費的。)我們用自費的止痛藥,一次要八百元台幣,才真的有用。
那時候就覺得,有一個很深的感覺,就是:哇~家裡有個護理師真是太好了。因為我剛剛說,我的妹妹以前當過護理師,有在醫院工作的經驗。我們發現她的建議和醫生護士說的一模一樣,讓我和爸爸都覺得很安心。
除此之外呢,在病房裡,我還觀察到一些有趣、難過的事情,也跟跟大家分享,你可以順便學一些新詞語、練一下聽力:
- 有一個很有趣的事。對面有一位八十幾歲的老爺爺,他以前是軍人,跟著國民黨一起從大陸來台灣。那天早上護理師要餵他吃藥,可是他一直賴床不起來。我就聽到好幾個護理師去叫他,他都不起來。後來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護理師走過來,很兇地跟他說:「爺爺,不要再睡了!你以前當兵不是都四、五點就起床嗎?怎麼現在還在睡?」結果你知道嗎?那位爺爺一聽到「當兵」兩個字,馬上就坐起來了,不敢再賴床!我覺得超級好笑。
- 但是,也有聽了讓人很難過的事情。我們的病床旁邊,是一個五、六十歲的男生,來照顧他的是他的老婆,看起來也有五、六十歲了。這個病人的狀況很嚴重,看起來非常虛弱。晚上睡覺的時候,有一次我聽到他的老婆對他說:「沒問題的話,今天晚上不要再叫醒我了,我明天還要上班!」那一刻我很能理解,因為照顧病人真的非常累。結果到隔天,醫生來檢查的時候,問這個病人如果病情惡化,也就是如果狀況變得更嚴重,要不要做其他治療(例如電擊、插管等等),這個病人最後說:「不要了,太累了!」聽到這句話我心裡很難過,可以想像他真的受了很多痛苦,才會這樣回答。
那看完這些之後,我真的很佩服醫生和護士。他們要隨時照顧病人,幾乎沒辦法休息。如果是我,看到血,或是聽到病人咳嗽的聲音,我就會反胃、就會想吐。
我發現,這些醫生護士,他們的薪水跟他們的辛苦比起來,真的不算高。台灣的健保制度,對病人很好,醫療費用也很便宜,但是對醫生護士來說壓力就很大了。
像我爸爸這次住院兩天、做手術、拿藥,總共只花三千多元台幣,大概一百美金左右(就跟請我喝20杯咖啡差不多而已~很便宜)。再加上爸爸有保險,最後可能幾乎不用自己花錢。我覺得這對病人來說真的很幸福!
好,這就是這一集的分享~之後有空我再來請爸爸在節目上跟大家說說他的經驗。如果你有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,或是你看醫生的時候遇到什麼好的經驗、不好的經驗,都歡迎大家寫信來分享!那雖然這次在醫院陪爸爸很累,但是我學到很多。我覺得健康真的太重要了,不要生病,可以少很多煩惱。
好,那最後,讓我們休息一下,進入廣告時間,廣告回來後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集出現的重要詞語,和怎麼把這些詞語用在句子裡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