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0. 台灣的交通太可怕!
Learning Guide: https://buymeacoffee.com/chiayu/160-learning-guide
- 污點
- 行人
- 駕照
- 闖紅燈
- 超速
- 罰金
- 離譜
- 圖表
- 死因
- 意外事故
- 圓餅圖
- ~成
- 電線桿
- 方向盤
- 後照鏡
- 油門
- 煞車
- 倒車
- 逆向
- 賠償金
- 行車記錄器
- 按喇叭
- 惡性循環
*You can see the pinying and translations of each word by clicking the words!
(Please Note that the transcription I put below is not 100% the same, well....maybe only 95% are the same, as I don't have much time to transcribe it word by word by myself. However, it covers all the things and words you might not know.)

【文字稿】
哈囉哈囉大家好,我是家榆,歡迎收聽 Learn Taiwanese Mandarin!
不知道在台灣的大家,怎麼看台灣的交通?你覺得很好、還可以,還是非常糟糕?通常我們對一個國家的感覺,都是跟自己的國家比較。所以如果你覺得台灣的交通非常糟糕,那表示在你的國家,交通安全比台灣還要好。但是,如果你覺得還可以,那你的國家交通狀況,可能跟台灣差不多。
那如果你問我對台灣的交通有什麼想法,我會很老實的告訴你:雖然台灣有很多讓我感到驕傲的地方,但是交通,絕對不在裡面,絕對不是我覺得值得驕傲的。
幾個月前,台灣發生了一個很嚴重的交通意外,這是一個很大的新聞:有一位78歲的老先生,開車闖紅燈,經過一個學校的門口,那時候剛好是放學時間,有很多學生、家長在過馬路,結果就這樣被撞死了。非常的可怕、也非常令人難過。
講到這個新聞,大家應該都很有共鳴,我相信有來過台灣的人,你們很多人都會抱怨台灣的交通。例如,我幾個月前看到在國外社群平台reddit上,有人發文討論台灣可怕的交通。
有一位外國網友說(我唸一下他的留言,我把它翻成中文的),他說:
我真的非常喜歡台灣,但交通安全真的是這個國家的一大污點。台灣越晚解決這個問題,情況就會越糟。
台灣的駕照制度是最需要改革的地方。現在的制度根本就是個笑話,讓一堆開車技術爛到不行的人都能上路,考試太簡單了。而且交通規則的執法幾乎等於零(意思就是違規了,處罰也很輕,大家根本不怕),結果就是讓馬路上變成一片混亂,充滿了根本不該開車的人。
還有,台灣缺乏人行道真的讓人很痛苦;機車還常常佔領人行道。至於闖紅燈、超速,甚至撞傷、撞死行人的罰金都低得離譜(意思就是太低了,不合理),這簡直就是把台灣變成「行人地獄」。我真的希望能有人趕快解決這個問題。
好,這是這個外國網友的留言。
大家聽完,有沒有覺得感同身受呢?有沒有覺得他說的很對呢?
今天這一集,就想要來跟大家好好聊聊「交通安全」這件事,還有比較一下各國的交通安全。更重要的是,我要在這一集教你很多跟交通有關的詞語,還有學習怎麼用中文,說明一張圖表。
我打算分成三個部分來說這一集:
1. 台灣的交通問題有多嚴重?(我會用圖表來說明,在這裡,你可以學到怎麼用中文描述圖表)
2. 為什麼交通意外常常發生?
3. 各國對行人友善嗎?
4. 改善的方法
好,廢話不多說,我們開始吧,音樂!
1. 台灣的交通問題有多嚴重?
其實,我在做這一集的時候,上網去看了一些資料。
我把這些資料放在網站上,大家可以上去看,一邊看圖片,一邊聽我說,你會比較明白我在說什麼。
好,我找到的資料是2024年台灣政府的統計:全台灣十大死因。
「死因」的意思就是一個人死亡的原因。政府會統計大家最常因為什麼原因過世,然後列
出前十名。在這個前十名裡面,意外事故是第七名。意外事故就是指那些不是生病造成的死亡。比如說車禍、火災等等,這些都算是意外事故。
那你可以看到,在意外事故的「圓餅圖」中,第一名的死因就是「交通意外」,而且佔了四成以上,也就是佔了百分之四十以上,快要一半。真的很多!


不過有一個讓我很意外的是,第二名的死因竟然是「跌倒」,佔了大約兩成,佔了大約百分之二十,這個讓我很意外,沒想到有那麼多人因為跌倒而死掉。我猜應該是老人、年紀比較大的人。
好,所以你可以看到,台灣雖然常常被人說是個很安全的國家,治安很好,你不用擔心走在路上,東西被偷走; 也不用擔心逛街的時候,突然有人拿槍出來; 但是,你過馬路的時候,卻有可能被車撞。
台灣的交通意外真的很常見。像我記得我之前有在podcast分享,我和朋友去宜蘭玩的時候,就發生了一個小車禍。
我的爸爸半年前,開車的時候,還遇到一個阿嬤騎機車逆向。(阿嬤就是台語的老奶奶的意思)我爸爸被一個騎機車逆向的阿嬤撞。很誇張的是,這個阿嬤一開始,還想跟我們要80萬元的賠償金,我們都覺得太 過分了。
還好有行車記錄器,很明顯可以看到是那個阿嬤亂騎車。所以,最後我們不用付任何責任,真的還好有行車記錄器。
「行車記錄器」就是一台簡單的相機,你在開車的時候,會錄影,如果發生意外,行車記錄器的影片就能成為重要的證據。
那經過這次的意外後,原本,我的爸爸在開車的時候,不喜歡按喇叭,但是,他怕又有騎機車不專心的什麼阿公、阿嬤、阿北撞到他,現在看到都會按喇叭。我覺得這就是一個「惡性循環」。
就是你會發現,交通愈不好的地方,愈多人按喇叭、很吵,但是如果你不按喇叭,就會擔心別人沒注意到你,反而更危險。
所以在台灣開車,有時候你不得不變得更「兇」、更「沒禮貌」,這樣一來,整個交通的氣氛就會變得很緊張。
2. 為什麼交通意外常常發生?
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台灣是「行人地獄」呢?
我覺得有這些問題:
- 城市規劃不好:很多地方沒有設計好人行道,停車位也不夠,所以車子和機車都亂停。
- 駕照考試太簡單:在台灣,我們醫生只要考一次駕照,通過後,不用再去考試,就可以開到....歲,不像日本,我聽說在日本駕照非常難考,也很貴。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再回去考試,我覺得這樣雖然有點麻煩,但比較安全。
偷偷跟大家說,有很多人,在台灣,通過駕照考試後,也不太會開車。像我自己就是。我雖然通過駕照考試了,但我還不太會開車,所以也不敢隨便開車出去害人。
為什麼我明明通過考試了,卻不會開車呢?因為我當初在學開車的時候,我的教練沒有教我教我比如說倒車、路邊停車這些技巧,是用口訣教我的。
他會跟我說:「看到左邊那棵樹了嗎?開到那裡的時候,方向盤往左轉三圈,後退到看到那根電線桿,然後再往右轉兩圈」
類似這樣,所以,我考試的時候,開得很好,我記得我還得到一百分。但是,我不是真的知道怎麼看、怎麼開車,我只是背下來「什麼時候要轉幾圈」,靠著記憶去完成動作。
考試過了以後,到了真實的路上,就完全不一樣了。因為真實的路上沒有固定的樹、電線桿,也沒有標記提醒你什麼時候該轉方向盤。這時候就需要真正的能力。你要知道怎麼看後照鏡、怎麼掌握車的位置、怎麼控制油門和剎車。
所以,即使我考試得了一百分,我還是不會真正地開車。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的駕照考試制度常常被批評——它會教你「怎麼考試」,但不會教你「怎麼安全開車」。
- 機車太多:台灣是全世界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。機車常常和車子在一起,就很容易發生意外。為什麼台灣的機車這麼多呢?我覺得跟台灣的氣候和生活有關。

台灣天氣很熱,如果走路很容易流汗;而且台灣的城市雖然不算大,但人口很多,路又比較小,所以開車不方便,停車位也很難找,你開車出去很麻煩,找停車位就要找很久。所以這時候,機車就變成最快、最方便的交通工具。
還有,很多人要去買早餐、上班、接小孩,只要五到十分鐘的路程,用機車最剛好。機車又比汽車便宜,所以大家都願意買一台放在家裡。
- 交通教育不足:像我爸爸年輕的時候學開車,他說根本沒有特別學要怎麼禮讓行人。那時候比較注重的是「怎麼把車子開動、怎麼停下來」,而不是「怎麼跟行人或其他車子互動」。所以很多人開車的觀念就是:只要自己沒有撞到就好,沒有特別去想「行人優先」。
3. 改善的方法
你覺得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台灣的交通更安全呢?
我自己想到的是:
- 機車和車子分開,不要都用同一個道路:不過這感覺有點難,因為城市規劃太差了!以前的統治者沒有用心規劃。
- 提供更多停車空間:解決停車的問題,減少違規停車的情況。因為台灣的路上,常常有人亂停車,結果把人行道、斑馬線都擋住了。
- 讓行人過馬路的時候,手上拿一個磚塊:

我之前看到一個新聞,在加拿大,有人在愚人節設計了一個特別的活動,提醒大家要禮讓行人、注意交通安全。
他們在馬路的兩邊個放了一個籃子,我覺得這個辦法很好笑。他們在馬路的兩邊各放了一個籃子,裡面放了磚塊,讓行人過馬路的時候可以拿一塊。如果有車子不讓行人,就把磚塊丟出去。
雖然大家不是真的要丟,但這個行為會讓駕駛,也就是開車的人嚇一跳,馬上乖乖停下來。
哎,我看台灣可能也需要這個設計~~~~
好啦,今天這一集的分享就到這裡。關於台灣的交通,你還有什麼想抱怨的呢?你覺得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善?歡迎大家寫信或留言分享。希望有一天,台灣可以從「行人地獄」變成「行人天堂」。
那最後,讓我們休息一下,進入廣告時間,廣告回來後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集出現的重要詞語,和怎麼把這些詞語用在句子裡面: